一直以来,华侨大学工学院作为华侨大学服务泉州地方经济建设的桥头堡和工科基地,始终重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深入开展实训、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面向“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华侨大学工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面向全校率先成立“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并依托福建移动华侨大学5G联合创新实验室,运用“5G+AICDE”边缘云技术,推进乡村教育、乡村医疗、乡村产业“上云、用数、添智、赋能”,逐步探索出一种“5G+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将乡村作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实践基地与施展本领的广阔舞台。事迹得到各方充分认可,受到《学习强国》平台、《福建日报》、《新福建》、《福建青年》等各大省级及以上媒体的争相报道,影响强烈。
链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7355781744840903862&item_id=7355781744840903862&cdn=https%3A%2F%2Fregion-fujian-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281999.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
https://mp.weixin.qq.com/s/QhrZM14ygPxpjtywGRqg3A
报道原文
在福建移动华侨大学5G联合创新实验室,有一批探索“5G+乡村振兴”新模式的大学生
近日,记者在福建移动华侨大学5G联合创新实验室,见到了一批热爱科技、热爱乡村的青年,他们充分运用中国移动“5G+AICDE能力体系”,即以5G作为接入方式,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相结合的范式,推动乡村治理、乡村教育、乡村医疗、乡村产业走上新台阶,有效扩大了乡村的影响力,探索出“5G+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5G联合创新实验室在招募成员的时候,常问的问题是“你觉得自己是不是一个能吃苦的人?”指导老师郭荣新解释说,团队在接手村庄项目时,需要和村庄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工作站,实现智力和人力的长期进驻,因此团队成员不仅要有热情,更要能长期扎根乡村。
在5G联合创新实验室青年团队成员眼里,随着5G技术的发展,用数据讲述乡村成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这种方式由专业宣传团队牵头,技术团队负责搭建渠道,再辅以视频教学,让部分村民成了网红,进一步传播乡村文化。为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指导老师郭荣新带领团队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建立起了“农业一张图”等数字化云平台,搭建了“乡村闲置资源网上交易平台”促进活化利用,推进乡村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展示、储存与保护,打造数字乡村。经过云端处理之后,村庄不再是一个个具象的空间,而是变成云端视频、图文、数据传播至全省各地。
近年来,5G联合创新实验室团队就当下社会最关切的乡村医疗、乡村古文化传承和农村留守老人三方面问题展开科技研究。腹部超声智能辅助扫查系统就是团队成员利用“5G+AICDE边缘云技术”研究出的一项新成果。这个系统能够自动标记识别病灶,并且传输给云端数据库,医疗专家可以远程对病患进行会诊和治疗,实现超视距实时图像采集和实时图像传输。据介绍,5G技术低延时的特点,减少了医疗专家的误诊概率,可以帮助村民省去进城看病的费用。
“5G+AICDE能力体系”还被应用于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传统的乡村古迹修缮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且自然风蚀和人为破坏的速度远远大于保护修缮的速度。运用5G技术可以将整个乡村古迹在云端记录和存储。指导老师曾焕强认为,这些记录在云端的数据会给村庄的修缮提供基本的参考。除了古建筑,一些即将面临失传的酿酒工艺、戏剧艺术和锻造技艺等也将被储存在云端。
为了让乡村留守老人摆脱孤独,团队成员还开发了一款山居老人AI智能云平台,结合智能聊天、人机交互技术,不仅可以让留守老人与在城市里务工的家人视频交流,还可以与更多具有乡村情怀的年轻人进行线上互动,当家人不在身边的时候,留守老人的医疗健康等方面也可以得到实时的监测和看护。团队成员还将目光投向农村义务教育,他们打造了一个面向村里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的“星语爱心课堂”,并在课堂上向他们展示平时做的无人机模型、数字编程和电路焊接作品,教他们组装操作,激发他们对科技的热情。
5G联合创新实验室还提出了一个设想——乡村元宇宙计划,把一个个具体的乡村生活场景搬上云端,建立完整的生态体系。在这个云平台上,人们能看到中国农村真实的样子,街道、建筑、风土人情、经济产业等都可以在“乡村振兴5G直播间”里被看到,大家会像探索宇宙一样去探索农村、建设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