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后的再生水流入华大厦门校区的内河
华大厦门校区中水回用系统的超滤膜系统
华大厦门校区中水回用系统中的砂滤罐
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餐厨垃圾经过统一收运,最后可用于发电、施肥,实现了资源再利用。在厦门,不仅餐厨垃圾能被循环利用,雨水、污水也能被再次利用,使水资源得以被再利用。未来,还将有更多的雨水、污水被收集起来变成再生水,来补充厦门这座缺水城市的用水。
□早报记者 王蕾 文/图
2015年,厦门同国内其他15个城市一道成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一年内,厦门陆续颁布试行《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厦门市海绵城市设计规范》,初步完成了《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与利用设计标准图集》《厦门市海绵城市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厦门市关于海绵城市建设领域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指导意见》、降水趋势变化、暴雨强度公式等编制工作,通过顶层设计方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与此同时,厦门将海沧区、翔安区作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2015年计划实施工程项目68个,已开工建设33个,完工12个。
项目建设的成效如何?不妨用数据说话。去年9月29日,海沧区新阳街道办范围内24小时过程降水高达102毫米。然而,祥露小学、霞阳小学、新阳医院等项目在这场暴雨中经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实测,达到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预期,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翔安区则巧妙利用绿色屋顶、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雨水立管等措施,建设了洋唐保障性安居工程。
海绵城市
实地走访: 雨中漫步“海绵路”真的不湿鞋
下雨天,道路积水,行人出门都为穿什么鞋而发愁。然而,改造后的海沧区新景路并不存在这种问题,即使下过雨,道路也不会淤积雨水,行人走在上面都不必担心把鞋子弄湿。
新景路是厦门市首条“海绵道路”。去年10月10日,道路正式启动试点改造工作,于本月上旬完成全部改造工作。记者在现场发现,改造后的道路,雨水通过人行道上的透水砖流向地下,路面便不会雨水横流了,而尚未改造完成的海沧翁角路则有不少雨水淤积在路面坑洼区域。
之所以雨水落到路面上不会淤积,与人行道铺设的透水砖有很大关系。道路改造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新景路人行道上铺设的透水砖的透水率较大,是一般透水砖透水率的2倍,透水砖上布满透水孔洞,使雨水能较快从砖体中的微小孔洞中流向地下。机动车道的设计也与一般市政道路不同:主道两侧的路缘石每隔30米左右设置一个豁口,豁口与绿化带中的沉砂池相连,当道路雨水较多时,多余的雨水就可通过豁口流入沉砂池,沉积淤泥、沙土后,再经过砾石缓冲槽,最后流入绿化带。而以往雨水都是直排进入下水管道。雨水通过透水砖流入地下,既能降低城市雨水的径流系数,减缓下大雨时的洪峰流量,又增加了土壤的含水量。
为有效储水,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间的绿化带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形状。一旦暴雨来袭,绿化带能有效储存雨水,可有效减弱雨水的冲击力。一旦绿化带的水满了,多出的水可通过环保雨水口流入市政管网中。此外,人行道上的绿化还设置雨水花园,栽种着多种喜湿的植物。雨水花园中的溢流井可有效收集雨水,降水少时直接灌溉绿化带,降水多时则排入市政管网。
另外,改造后的海沧新阳医院也实现了雨水的收集再利用。雨水流入医院前广场地下的灰砂净化蓄水池进行过滤后,可用于医院职工宿舍的厕所冲洗、医院广场冲洗、车辆冲洗等,再利用率达到95%。
【声音】
建议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应对标准
在上周刚结束的厦门“两会”上,民进厦门市委员会认为正在进行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海沧、翔安执行的是住建部推出的建设指南,以年径流总量削减70%-85%为控制目标,标准与国外城市相比明显偏低,建议适当提高标准,建成区排水标准应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
民进厦门市委员会还建议,保护好城市原有的“海绵体”,包括同安、翔安、海沧、集美区域的河溪、池塘等水系,并建议借鉴国外经验,规划建设一批小区道路凹式绿地、植草沟,一些次城市干道路应以建设“下沉式”中间绿化带为主。
再生水利用
再生水也叫中水。关于再生水的使用,厦门市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进行鼓励、引导。2015年10月15日,《厦门市城市再生水开发利用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下发。《办法》提出,鼓励污水深度处理再生利用,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以及生态景观,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
之后,《厦门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于2015年11月12日下发,《方案》中明确提到“促进再生水利用”,指出“再生水使用率逐年提高,到2020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方案》还指出,探索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形成厦门市生活用水“第三水源”。
实际上,厦门目前也有开展再生水利用,但总量较小。厦门全市7个污水处理厂中,只有前埔污水处理厂和筼筜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市政道路冲洗。而中水回用的量占两个污水处理厂收集污水的比例也是微乎其微。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排水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厦门的再生水利用率较低,每天的中水回用率还不足0.5%,大多数污水经处理后深海排放或近岸排放。民众对于使用再生水并不热情,再生水价格与自来水价格相当,多数人为减少麻烦,并不选择再生水。
为了提高厦门的再生水利用率,一部关于厦门再生水开发利用的规划正在制定中,其中将以再生水为主用于景观补水。“再生水为主将补充到岛外的几条溪流中,改善溪流的污染现状。”工作人员说道。根据国家要求,到2017年年底,厦门市再生水利用率将达到20%。
实地走访:华大厦门校区十年污水零排放
生活污水、化学实验废水、食堂污水、校门诊部医疗废水……平均下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每天的污水量达到3000吨。然而,这些污水经过校区的污水及再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摇身一变,成了可以利用的再生水,被用于该校区生活冲厕、绿化浇灌、道路冲洗和景观补水。
这套污水及再生水处理系统,建于2006年4月,2007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借助这套设备,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十年来的校园污水都是零排放的。2014年,学校对该设备原有工艺进行了维修改造,采用了目前国内成熟先进的污水及再生水处理技术——“倒置A2/O工艺”,日处理污水量达到4300万吨,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景观水和杂用水的双控标准。据华大后勤与资产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这样的处理规模在省内的高校中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
然而,我们基本上难以看到这套设备的庞大身躯,因为这套系统采用全埋式建设,设备都安装在地下,地表则种上了树木、花草等绿化景观,就连系统的控制间都被绿植所环绕。
校园里每天的污水首先要通过格栅间,经过杂物隔离后,再流入集水井、沉砂池、消化调节池、前置厌氧池等十多个设备中,完成污水的前端处理。之后,处理过的污水进入再生水处理系统,在砂滤系统、循环水池、膜系统等环节的作用下,最终生成再生水,被循环用于学校生活中。生成再生水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污泥,则交给专业公司资源化处理,作为绿化肥料使用。除去蒸发和污泥外,该校区的污水经处理后至少有90%能被再利用,一年能为学校节约水费支出约185万元。
除了节约水费支出外,再生水用于冲厕、洒地、浇灌草坪树木,冗余的部分,还被用于校园内河、白鹭湖的景观补水,对学校防洪抗涝、保持校园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原文链接:http://szb.qzwb.com/dnzb/html/2016-01/25/content_202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