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文珍)昨日,在华大讲堂第60讲上,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作了《基于供给侧治理方略的税收改革与发展问题》专题报告,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供给侧管理的核心以及营改增特征、多维效应等方面问题,为与会者解疑释惑。
供给侧改革解决供需错配问题
“有些人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恢复计划经济,有些人则把供给侧当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还有些人认为供给侧改革就是减税,减轻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加供给。”李万甫说,理解不同造成了改革推进进程中产生各种问题,只有统一共识、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效。“所谓供给侧改革,简单来说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核心要素包括: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通过减税降费等举措,减轻企业负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治理方略。”
李万甫认为,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中诸多问题争论的起点,现实中这两者难以完全均衡,在可接受限度之内的非均衡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供给侧问题,即供给超过需求,结构性错配问题。不论是海淘兴起,还是到日本购买马桶盖,都是国内的产品与人们个性化产品需求不相匹配而出现的现象。要破解这一难题,就要抓住供给侧改革的牛鼻子,进行适度调整或扩大需求侧的管理,在投资上保持适度增长的同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赢得时间。
其中,政府与市场是经济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政府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实现权责转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此外,减税是供给侧管理的核心,它指向的是降低企业成本。当下,企业面临成本高企,包括税、费、融资、物流等成本。而减税长期以来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诉求,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要完善兼并重组的税收政策、降低兼并重组制度性交易成本、解决“僵尸企业”的涉税难题;加大创新投资的税收激励、健全对慈善组织的税收政策。
营改增保证税收只减不增
今年5月1日营改增全面推开,通过惠及几乎所有的生产经营单位,为供给者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在同一时期和阶段,寻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营改增的契合点、协同推进两大改革举措,将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改革效力,释放政策红利。
“每到一个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税收便凸显出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税收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性、支撑性、保障性作用。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增速下行、结构不够优化、创新动力不足、三期叠加等难题,这为税收改革提出了诸多要求。”李万甫称,全面推开的营改增就是要让每一个企业都享受到减税的红利。
李万甫分析,营改增的全面推行,在于打通了抵扣链条,减少了重复征税,保证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事实上,2012年营改增已经推开,彼时营改增试点已经覆盖了交通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3个大类行业和研发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广播影视7个现代服务业。而此次营改增扩围的一个重要亮点是,不动产纳入了抵扣范围,也就是说,企业外购的商用地产等,在其他进项抵扣的基础上,还可以按11%的税额抵扣。此外,对于情况较为复杂的行业,比如建筑业,国家出台了过渡性政策,直接适用简易办法征收,适用3%的税率。对原营业税差额征税等优惠政策全面平移保留。
“为了享受到降税福利,营改增也在倒逼企业规范化管理,促进现存财政体制改革。”李万甫认为,营改增给企业、市场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增值税抵扣机制,整个社会经济得以串联起来,为经济分析、判断提供更大的作用。
原文链接:http://szb.qzwb.com/qzwb/html/2016-05/24/content_235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