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筑梦”海丝泉州二: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融
导语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的泉州市,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是一个以文化交融度高而著称的城市,它有鲜明的特色,还拥有其特别的语言:闽南语。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座古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文化烙印。
正文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的泉州市有着悠久而独特的历史,其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其特有的当地语言:闽南语。王建设教授任职于泉州的华侨大学,作为闽南语的专家,他深深热爱着泉州的传统文化,并不遗余力地推进闽南语的保护。他希望将毕生所学及研究传授给年轻的一代。
(朗诵李白的《送友人》选段)
同期:王建设 教授 华侨大学 泉州
闽南语顾名思义就是在附近南部所讲的语言。它有古汉语的活化石之美誉,因为它保留了很多古音和古词。如果有机会我用唐音朗诵一下诗你就会发现,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正文
王建设教授编纂了许多专著来解释闽南语的特点。这种语言在台湾地区也广为流传,因为当地的很大一部分人口,祖籍都在福建省。同时,这种语言也辐射到东南亚地区的许多国家。但如今,由于普通话的大力推广,这种方言也在日渐式微。
同期:王建设 教授 华侨大学 泉州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七大方言,而闽南语就是其中之一。它和粤语都属于强势方言。粤语是因为经济比较发达,而闽南语是因为华侨众多。但是目前她的影响力也在下降。目前,许多方言都在消亡。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有识之士表示,希望给方言留下生存的空间。
正文
但是闽南语的影响力还不仅仅局限于汉语圈,许多闽南语中的词也出现在了外语之中。
同期:王建设 教授 华侨大学 泉州
“比如说茶这个词,有好几种发音方法,比如法语中的thé,英语中的tea,其中thé这个发音就来自于闽南语。另外一种发音是 “cha ”,这个就来自于北方的“茶”。另外英语中的番茄酱这个词ketchup也是来自闽南语,闽南语中我们叫guizup ”
正文
当说起中国现在提出的、旨在促进中国与古丝绸之路沿岸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一带一路”倡议,王教授认为,这将是保护闽南语的良好契机。
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经贸要道,它连接了中国和东部的朝鲜半岛、日本,南部的东南亚国家、印度、斯里兰卡,直到波斯湾、红海直至非洲的东海岸。在泉州的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前馆长王连茂看来,海上丝绸之路之路沟通的远远不止经贸交易这么简单。
同期:王连茂 前馆长 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泉州
商品的交流当然是最重要的,但远远不止于此。它同时带来的还有思想、文化、宗教、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交流,这一切都是以人的交流实现的。
正文
当时,泉州是国际大港,不少外国商人、掮客来到这里并长期定居。许多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伊斯兰教的石刻,证明曾有大量阿拉伯和波斯商人来到这里。另外,天主教、基督教、印度教也都有人来到这里和睦相处,证据就是有许多天主教的石刻上出现了不少佛教的符号。在王连茂看来这种各宗教和平相处的包容精神正是现代人需要学习的。
同期:王连茂 前馆长 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泉州
有一件事情我们觉得很重要,那就是不同的人和文化在这样一个地方不期而遇并且和睦相处,这是一种文化的宽容精神。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正文
这种文化的交融和包容精神也正是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所强调的
出镜 Nicolas Irurzun 泉州
在长达几世纪的时间中,泉州因其重要国际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地理位置,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经贸中心的角色。在这里,不仅有商品的交易还有人员、思想的交流碰撞,泉州因而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交融中心。Nicolas Irurzun,泉州,中央电视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