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Media

媒体华大

媒体华大

众创空间内举行的创业路演比赛
 

□早报记者 王宇静 文/图

    泉州市委第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强化校企合作、部门联动、供需对接,加快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事实上,以高校为载体的创业大赛,正在为推进产业智能升级提供重要的人才储备,各种形式的创客平台,亦从办公场、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带来创业便利条件。

    赛马机制引导培养方向

    “创业热情真的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华侨大学校团委书记李庭志教授谈到当前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时十分感慨。今年他们在校大学生参与校园创业大赛的项目达到了270个,依据一个项目4位同学的标准来计算,便有千余名在校生在课堂之外动脑筋,构建自己的创业框架及商业模式。

    其实华侨大学从1998年便开始举行各类创业大赛,由此来引导在校生提升自己的创业创新能力。李庭志老师特别提及他们已经连续五年举行具有两岸主题的创业设计大赛,共吸引了50所大学参与。在校团委的支持下,他们一直在通过比赛及活动的形式发挥在校生的创业智慧,其间他们还会根据不同的项目有针对性地邀请校外企业家来当学生们的导师。“我们主张的是将创业培养办到企业当中去,这样才能弥补象牙塔内的思维局限。”他说,经过团委会的孵化培养之后,学校还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一些较为成熟的项目将在指导中心里获得更落地的孵化。去年经过筛选与辅导,他们已经有十个项目注册公司,开启直面市场的第一步。

    除了比赛外,还有各种训练营式的活动。“我们今年暑期也刚刚举行了‘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创意社会企业创业领袖实践营活动,两岸各自派出20位大学生组成团队。”李庭志说,参加实践营的学生们需要完成从市场调研到商业计划书等具体工作。企业的核心是品牌确立及营销推广,这也是目前市场上最缺乏的环节,他们的活动便是侧重于这方面的培养与引导。与此同时,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也与华侨大学工业设计学院持续三年合作推动海峡两岸大学生暑期设计工作坊活动。“前者注重营销推广和团队建设,后者则围绕着产品本身的开发智造。上述两方面都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业界人士说,这类围绕市场需求、深入企业的活动易于激发年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

    让各类人才可独当一面

    实践证明,十余载的创业孵化效果日趋显著。“参加过我们创业大赛的华大毕业生很多已经闯出了自己的名堂。”李庭志说,其实在校参与比赛或者活动只是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授之以渔。从最初的创业念头到最终的市场成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跟踪了几位大学生创业经历后不难发现,他们最后成功或者说正在成功的创业项目大多与最初的创业项目大相径庭。

    李老师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来自石狮的华大毕业生,当年他参加了学校首届创业大赛,当时拿出来的创业项目与机械类的刀具相关。可是如今这位毕业生已经成为厦门餐饮界的一哥,开办的“临家闽南乡土酒楼”,专门从事闽南菜肴的销售,年销售额已经达到亿元级。“我亲眼见识过,餐厅外排队等候用餐的人数排到街对面。”提到学生的成就,李老师感到很自豪。

    往近一点说,还有如今下载量已经达到超亿级别,并且成功获得多轮融资的美柚APP。其背后操盘手陈方毅也是华大毕业生。李庭志说,当年陈方毅便在学校里积极地组织创业项目参赛,2008年,他们当时首次推出的创业项目是“返还网”,如今该平台已经进入自行营利模式。毕业之后,已经拥有成熟创业经验的陈方毅于2013年,携手当年的伙伴一同创建了美柚。截至2015年6月的数据,美柚总用户超过1亿,是国内最大的女性经期管理工具和最大的女性社区。陈方毅也以不到30岁的年纪成为“中国40位40岁以下商界精英”中的一员。

    今年依然还在校学习的许晓锋也不甘落后。他基于自身需求开发的“贝壳单词”已然获得蔡文胜基金的首笔50万元的支持。日前,在华侨大学大学生创业园的开园典礼上,许晓锋的创业公司和其他21支学生创业团队一起,成为首批入驻的创业孵化项目。他是华大机电专业的学生,自学系统技术开发的他在英语考试时遇到难题,如何可以令单词更容易被记忆呢?为此他开发了“贝壳单词”应用软件。每天在通知栏显示一个单词,刷屏即可记忆,让用户在完全无压力的情况下稳步提高英语水平。许晓锋团队的“贝壳单词”获得了“豌豆荚最佳设计奖”。今年4月份,他还收到由李开复、徐小平、蔡文胜领导的三方团队联合发起的群英会的邀请,经过层层筛选,从全国1341人的创业者中,成为最终得到邀请的40位互联网创业者之一。初尝创业果实的许同学显得十分低调与谨慎,对于阶段性的成功他并不自满。据了解,与之前的师兄、师姐一样,他并不满足于“贝壳单词”APP的开发,正在着手开启新的创业方向。另外还有同为机电专业的段宇航,运用所学知识致力于改变国内应用数据探测救援机器人依赖进口的局面。目前,段宇航的探测救援机器人已发展到第三代,虽然至今还没有找到风投融资,不过他表示自己不会放弃。未来将在就业当中继续完善救援机器人项目。

    打造创业服务生态圈

    “与往年相比,这两年年轻人创业有以下几点变化。除了创业热情高涨之外,其次便是获得的扶持政策越来越便利。第三就是企业家参与引导年轻人创业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最后一个特点就是校内外各种创业孵化平台日渐增多。”李庭志说,泉州近两年诞生的各类创业孵化平台数量是此前十余年的数倍之多。

    “我们入驻优智造众创空间才一个多月吧。”从事漫画设计服务蜡笔小西的王小斌说,优智造位于领SHOW众创空间内。他们期待未来可以在这里优化商业模式,开拓除了个人形象设计之外更多的营利空间。他说,此前在厦门创业,今年回到家乡泉州之后开始在微信圈中推广漫画肖像服务。发展过程中深感创业前期投入成本,还有产权保护、企业管理、商业模式各方面的短板压力。“确实需要一个引导平台。”他说。

    优智造的吴棋华强调,每个不同的创业孵化平台都有各自的特色,他们的空间主要专注于“互联网+”设计创业的项目。他们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汇集全国设计创客,通过优智造的平台解决设计师的痛点,对接资金和供应链,从创意到创业,协助设计创客对接资金和工厂,实现从作品到样品,然后实现产品众筹和股权众筹。同时也让优秀设计资源与传统制造业无缝对接,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们还举办各类主题沙龙,引导跨界的资源整合碰撞。”她说,另外,为了更好地构筑立足设计的创业服务,他们不但引入像蜡笔小西这样的创业团队入驻,还引入国内顶尖工业设计团队——凸凹工业设计在泉办分公司。另外还有国内知名的恒都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在投资方面,他们引入了专注在知识产权方向、互联网类、智能硬件类的优颂投资。

    “我们刚刚为首批大学生争取到免息两年的小额贷款。”陈火全,泉州师院创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说,他们位于万祥商城的泉州市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已经实现了零成本创业的目标。吸引了国内各地的大学生前来创业,入驻大学生创业项目已有53个。基地已和福建省内13所高校建立了共建关系,每年为各共建合作高校进行免费创业培训,每年免费培训电子商务创业学生2000多人次。“如今53个项目经历三个月孵化之后已经有36个项目成熟,基地拥有百万元身价的大学生已经有五位。”陈火全说。

    业界人士透露,作为创业型城市,泉州将在集聚“四有四无”群体(有梦想、有激情、有知识、有创意;无资本、无市场、无经验、无支撑)、促进草根创业、培育新增长因子等方面,营造更好的创业氛围。如今全市众创空间已有18家初具规模、3家列入全省首批认定。分别是创客领SHOW众创空间、石狮市星期YI创客空间、晋江陆地港众创空间。

    给各行业输送创新动力

    目前泉州各个创业孵化服务平台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优智造重视设计,电商创业孵化基地主抓电商销售。石狮市星期YI创客空间则实施“工业+创客”行动计划方向。空间依托中联文创控股有限公司,已有巨犀维品牌梦工厂、华鼎合盈文化、卡丹国际上海欧麦服饰等11个创业团队入驻。派顿众创空间则以投资为目的,主要针对科技信息产业、健康医疗产业、文化教育产业等。另外还有与优智造为邻的六合儿童·童界创客空间,专注多年的儿童鞋数据收集是他们的产业核心,目前已成功孵化近10个项目、培育团队新注册企业5家,成为全国首个儿童产业智能孵化器。另外还有泉州高新区创客梦工厂,以为孵化企业提供贷款、专利质押等扶持政策为特色。

    “未来肯定还会诞生更多的创业孵化基地,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创业孵化基地并不能只以培养创业者为唯一目的。”业界人士说,为各行业输送人才,激活地方经济才是大方向。据统计,在美国新创公司存活10年的比例为4%。第一年以后有40%破产,5年以内80%破产,活下来的20%在第二个5年中又有80%破产。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发现,第一次创业的成功率是23%,而已成功的企业家再次创业成功的比例是34%。

    蔡文胜也提到,不要相信那些一年创立、两年融资、三年上市的故事。创业是带着一群未知的人去一个未知的地方干一件未知的事,这种特性决定了创业之路开始容易,过程很难,收割更难,煎熬是创业的典型状态,创业路上,最常见的不是成功和失败,而是长时间的苦苦挣扎。对于多数创业者来说,不经历5至8年、每周7×12小时的创业奋斗很难有大成。业界相关人士也提及,如今不少年轻人创业时太过理想化,总是想从产品研发到销售实现一条龙开发,实践证明,一个好汉三个帮,年轻人还是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更多地接触市场需求,明确自己的所长所短,不要抗拒在就业中寻找创业的机会。”该人士建议。

    “创业成功是需要有创业素质的。”李庭志说,最重要的便是对于成功的渴望,单凭这一点不少年轻人便不具备。那么有人会问,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引导年轻人不断创业创新呢?他认为这其实是一种学习与培养。年轻人,特别是在校生初创的投入并不多,大多只是时间投入,其他如金融等资源都有各式现成的平台可以提供。创业磨炼过程中,更多的参与者最后依然会成为各个岗位上的工作者。他们相较其他未经历过创业学习的年轻人而言,更懂得在工作中换位思考,也更能胜任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业孵化其实是一种延伸教育。

    原文链接:http://szb.qzwb.com/dnzb/html/2015-09/09/content_158257.htm

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