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记者 傅蓉蓉 文/图
12月2日晚,华侨大学第八届模拟应聘大赛举行,比赛首次把电视招聘节目《职来职往》的模式搬上台,来自各院系不同年级的六名选手各显神通,现场应对八家企业高压面试。
评委犀利 提问和评论暗藏“机关”
“喜欢桌游吗?”“喜欢三国杀吗?”“你说你鬼点子多,到了企业你会利用你的‘鬼点子’吗?”
“父母每个月给你多少钱?”“你是怎么支配你的生活费的?”现场,一家银行行长现场“关心”起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四号选手刘瑶瑶的生活,“你是学经贸的,我想通过这个问题知道你对银行的政策是否有了解。”听了评委的解释后,刘瑶瑶才恍悟过来。
现场邀请了八家不同行业的HR(人力资源)主管坐镇,评委们提的问题,着实让选手们冒了不少冷汗。而选手的每个举动,评委也会不留情面地当场点评。刘瑶瑶模仿品牌笔记本电脑电视广告的形式,制定自己的视频短片,评委毫不客气地指出:“你的视频没有中心,缺乏点睛之笔。”
当晚的总决赛共分四个阶段,首先是选手自我介绍、展示自制视频短片,之后是才艺表演,评委再根据现场提问,并根据选手表现,选择是否淘汰。如果最后评委中有两位以上选择保留,选手便有权利向评委提问,进行反选。而在此之前,选手们已经过了三轮淘汰赛。
第一轮比赛采用简历对抗的方式,选手根据要求自己设计并递交简历,评选出72位简历优秀者进入复赛,再从中挑选36份进入第三轮复赛,之后,分成小组,进行现场面试,选出最后的6名总决赛入围选手。
各显神通 选手与企业达成意向
当晚,为了获得评委的认可,选手们“花样百出”:张婉琪和同学搭档,将热播电视剧台词改成时下流行的“淘宝体”、“咆哮体”,重新配音,尽显幽默。刘瑶瑶把架子鼓搬上台,与同伴合演了一曲《找自己》;马永恒的傣族舞也博得了现场不少掌声。
2号选手于国洋是经济与金融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他也是第一位现场与企业达成意向的大一新生。他坦言:“之前并没有做太多的准备,主要是靠平时的积累,视频简介也只用了短短两节课的时间。”
从12岁起,每年春节,于国洋都会帮亲戚或是和别人合伙卖春联。“这些经历不仅能多接触社会,也能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胆量。”于国洋说,他觉得就业不仅仅是大三大四所要面临的,大一新生也应尽快了解现在的就业形势,了解自身特点,结合企业实际,作出生涯规划。
据悉,每年进入总决赛的选手都有机会与企业现场达成意向,到企业实习或就业。有些落选的选手,若是在复试中,获得了企业青睐,企业也会私底下与他们联系,帮他们获得实习机会。
在去年的比赛中,大一大二的选手就占了八成,今年大一大二的选手也占了六成之多。此次模拟应聘大赛学生总负责人介绍说:“大部分的大四学生会直接参与招聘会,大一到大三学生则是想通过比赛来获得好的实习机会,为将来就业做准备。”
原文链接:http://szb.qzwb.com/dnzb/html/2011-12/09/content_3446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