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问诊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集美区政协举办高校委员座谈协商会,邀请委员、学者建言献策
5月28日,集美区政协召开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议题的高校委员座谈协商会,邀请高校政协委员、企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把脉问诊”、建言献策,为集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集智聚力”。
集美区政协介绍,高校委员座谈协商平台是区政协立足集美文教资源禀赋,创新打造的以高校委员为主体的特色协商品牌。经过探索提升,高校委员座谈协商机制逐渐形成了以“高校委员+专家学者+业界代表”为核心的协商建言主体,以“分组视察+外出考察+走访部门”相叠加的调查研究形式,以“成果汇总+部门采纳+回头监督”为组合的跟踪反馈机制,切实提升了高校委员座谈协商平台的专业度和精准度。
集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图为建霖卫浴生产线的智能机器人。
产学研联动 变高校智力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动力
近年来,集美区加快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业初具竞争力,形成包括金龙联合、正新橡胶、厦工机械、扬森数控、宏发开关、士林电机、中骏电气等一批龙头企业在内的汽车、工程机械两大产业集群和电力电器等装备制造优势产业,新材料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等战略新兴产业也在稳步增长之中。不过,集美区的制造业发展也面临着产业研发创新能力偏弱、企业数字化转型力度不足等问题。
拥有1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16万名在校师生、30多个“双一流”学科——高校云集的集美区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立足产学研合作,区政协委员、华侨大学校长助理曾志兴建议在集美打造由龙头企业牵头、辖区高校理工类学科支撑、各主体配合的“创新联合体”,探索建立校企联合的研发组织管理流程,支持企业在高校合作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和研发中心,以产学研联动激发转型升级活力。
区政协常委、华侨大学科学技术研究处副处长方瑞明建议,要尽快建立完善集美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专家智库,围绕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创建一批产教科联合体,打造产教科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
产业空间有限、土地利用效率较低是制造业转型升级普遍遇到的问题。区政协委员、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教授谢绵陛认为,低效工业用地的再开发应该是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的城市更新行动,不仅要对工业用地进行改造更新, 还要统筹新旧产业互动,考虑产城融合,提升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生态环境。
集美区积极打造专业化园区。图为神州鲲泰生产基地生产线。
聚焦专精特新 在细分领域、未来赛道重点发力
当前,集美区立足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加快发展新能源商用车、新型能源与系统、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及美食、美妆、美妙视听、美好设计、美丽心灵等“五创五美”产业,积极打造坑内新能源产业园、海翼航空航天产业园、厦钨工业园二期、金砖“专精特新”产业园、产业互联网园等专业化园区,加速赋能“新制造”。
会上,不少委员、专家围绕具体产业领域给出建议。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副院长、教授王丽萍建议编制集美区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优势产业地图,梳理产业链条图、区域分布图、重点企业图和产品品牌图,为政府和经营主体之间开展产业合作提供依据与指引。
新材料是集美区布局的“五创”重点产业之一。区政协委员、厦门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许龙山认为,集美区可以借助钨钼、稀土等发展优势引进完整产业链,形成具有引领效应的新材料产业集聚示范区。
专精特新企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专精特新企业负责人,区政协常委、厦门美科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辉从企业角度给出帮助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建议,比如组建行业协会,打造集政府各部门数据、企业数据等于一体的大数据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参与标准的起草及制定等,帮助企业了解产业规划和行业动态。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集美区已聚集一批涵盖汽车轮胎、安全气囊、车轮钢圈、气门嘴、汽车继电器、汽车空调、汽车座椅等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尤成德建议组建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合作联盟,建立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等,助力集美区构建新能源汽车重要供应链基地。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区政协常委、人工智能企业“云知声”东南总部总经理陆阳说,软件园三期汇集数以万计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是AI智能制造应用的重要支撑,要促进、鼓励这些企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让集美区的数字化技术优势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在“深海空天”这个未来赛道上,集美区也在发力。区政协常委、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副院长吴德烽认为,集美区可以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尤其是要搭建面向金砖国家的海洋装备信息、人才、服务平台,推动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
原文链接:http://xm.fjsen.com/2024-06/04/content_31657155_0.htm
(编辑:李玲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