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的“教学质量年”。4月5日,我校隆重召开2016年教学工作会议暨“教学质量年”动员大会,研究部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会议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各学院也纷纷召开座谈会,讨论贯彻落实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华侨大学报开辟系列报道“教学质量年访学院”,介绍各个学院贯彻会议精神,提升教学水平的理念、计划和做法等。
“提升教学质量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将会狠抓学风,做好专业认证,持续推进国际化办学,把工商管理学院打造成国际化背景下的一流商学院。”近日,在谈到如何响应学校“教学质量年”活动时,新任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曾繁英对记者如是表示。
学风建设:齐抓共管 营造良好风气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关键的一点还是抓学生的学习风气”,有着20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曾繁英对此一语中的。她表示,学院现有在校生两千余人,其中境外生四百余人,属于“大学院”,在管理上难免会有疏漏。
为此,工商管理学院在本学期初策划推出“华彩工商,管理青春”活动,通过对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对学生课堂纪律进行评分,并将表现分最终以40%计入单科平时成绩。”此外,学院还将举办周日晚自习活动,“这旨在让同学们更好、更快地进入一周的学习状态。”目前,首次晚自习已于上周日举行。
而在课程设置方面,新版教学计划课时由160个学分调到155个,不过核心的课程没有改变,只是选修课和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相应地减少。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则变得更体现学生的社会需求,比如财务管理,就根据泉州和闽南的特色开设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选修课,“因为泉州的中小企业比较多,人才培养应区别于其他商学类高校,这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进入当地企业实习工作。 ”
在校企合作方面,学院还将继续拓展类似“匹克企业班”人才合作培养项目,加大与企业的联合培养,为学生就业谋求更好的出路。
专业认证:“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校近年来十分鼓励进行专业认证,在国际化背景下,学生们走出国门就业,如果拿出的毕业证书是经过专业认证的,那对学生益处颇多。”而对学院而言,申请认证能使各专业的教学模块更加规范。曾繁英透露,目前,学院正在联系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着手准备会计学专业的国际认证,预计明年可通过认证。
澳大利亚会计师公会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组织,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他们的认证。但是,工商管理学院不止满足于此,“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整个商学院都能通过AACSB(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的认证,它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商学院和会计项目非政府认证机构”,曾繁英说,“因为它是对整个商学院的认证,这就要求我们全院8个专业都达到认证的标准,目前国内也只有十几所高校通过该认证。”
对于这个目标,曾繁英表示,“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能实实在在提升学院各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
国际化办学:广度、深度不断提高
近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知名高校与国内高校开展合作项目,甚至在中国设立专门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上海纽约大学等,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及合作院校的层次不断提高。
曾繁英表示,学院在国际化办学中,不仅仅满足于将老师、学生送出国门,或引进专业英文课程等基础层面的项目,更注重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学院的国际化内涵建设,构建一个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平台,“这是每一所商学院需要认真研究并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新任领导班子正在努力思考的问题。”
目前,工商管理学院开设有会计全英班,也鼓励非全英班的教师进行双语授课,并且我们逐步在教学计划、课程教学等环节加入国际化元素。“比如会计学,它是一门商业语言,没有国界的约束,因此,我们在新版教学计划中强调会计国际化准则的学习,加入案例的解读,不仅让学生对中国的会计准则有了解,也对国际会计准则有了一定认识。”
另外,“商业教育将会以很快的速度在在线平台上线,现在有很多公开的网络课程,比如慕课(MOOC)就是很好的例子,学院也会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让学生们接触国外更多优秀的高等商学专业课程。”曾繁英表示。
除此之外,学院还会继续推进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双重国际化,筹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际专家来院讲学、开展学生交流交换等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原载于2016年10月18日第852期《华侨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