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的“教学质量年”。4月5日,我校隆重召开2016年教学工作会议暨“教学质量年”动员大会,研究部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会议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各学院也纷纷召开座谈会,讨论贯彻落实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华侨大学报开辟系列报道“教学质量年访学院”,介绍各个学院贯彻会议精神,提升教学水平的理念、计划和做法等。
历经多年发展,外国语学院现已形成“三系一部”的格局,其中翻译专业于2015年开始正式招生。今年,正值新一轮教学方案修订以及华侨大学“教学质量年”,按照新的指导意见与专业教学实际,该院在教学方案的修订上保持了原有的特点,也做出了一些尝试和改变。
专业教学:夯实基础 分类培养
“语言、文学、翻译这类学科最讲求基础,也最需要积累。”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潘锡清指出,“我们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宗旨,就是严格遵循由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学大纲,以评估为导向,狠抓教学质量,将学生的语言基础打牢固。”
强调夯实基础,意味着基础课程的地位不会变。据潘锡清介绍,目前外国语学院设有英语、日语、翻译三个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学分仍保持上一轮方案的设置。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英语与翻译专业降低了5个学分,在语言、文学、翻译三个方向各保持两门核心课程设置。而日语专业不同于英语、翻译专业,绝大部分学生在入学时没有学习日语的基础,因此不再减少整体学分、学时。
打牢基本功的同时,分类培养也是一大特色。英语、日语专业的学生,到了高年级就可以选择语言、文学或翻译的其中一个方向接受专业培养,学院将提供相应的必修课程模块。而新设立的翻译专业,则更强调实践能力:高年级学生不仅将获得到多个实践基地实习的机会,也能够在学院对接的一些国际赛事、论坛、会议等场合中作为翻译志愿者,锻炼专业能力,了解行业发展动态。
此外,翻译专业的学生从入学时便开始实行导师制,由擅于沟通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指导,一方面注重学生的道德培养,另一方面强化阅读与学习,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由于师资问题,这一制度仅在翻译专业实行。而学院正考虑将境外生也纳入导师制——“境外生人数少,较分散,在新环境更需要人文关怀与沟通。”潘锡清如是说。
通识教育:源于专业 高于专业
潘锡清认为,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是非完全专业性的教育,旨在造就通融识见、具博雅精神的人才。正确认识其概念与性质,才能更好地发掘和实行通识教育课程。目前,华侨大学的通识教育在起步阶段,由各个学院提供的通识教育课程不少仍拘泥于过去的公共课程。他指出,课程的设置从专业出发,具备一定的专业思维,但更应该高于专业,让每个专业领域的受教者都能从中受益。
潘锡清认为,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学校学院应按照自身情况分阶段开启通识教育——先从现有的优质课程、品牌课程着手,推出部分通识课程。同时加大课程的管理力度和开发力度,以期在两年后教学方案中期修订时能够加大幅度,增加一些较为完善的通识课程。
目前,外国语学院将大学英语系列公共课程纳入通识教育并做出了一些改变。将其原有的14个学分降到11个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程占9个学分,涵盖听说读写的基础课程;另外2个学分作为通识选修,将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化结合、与其他专业知识结合,形成学术英语、专业用途英语以及英文写作等课程。在此基础上,外国语学院还将增设一系列关于写作、演讲的逻辑思维训练课程,以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潘锡清还提出,过去中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普遍缺乏对创新意识的重视,因此,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更应该认真、严谨,“要在通识教育中将创新意识补回来”。
第二课堂:强调自主、快乐地学习
外国语学院在课堂教学方面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每个月都将按照考勤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心理状态。课后更有实行多年的“雨露工程”,以“一帮一、多帮一”的形式,由班上学习较好的同学与绩点靠后的同学结对,进行课外帮助和辅导。严格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造就了严谨的学风。而以“快乐学外语”为理念的第二课堂则与之相辅相成,体现出外国语院学生青春、活泼、有创造力的一面。
据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林庆祥介绍,“春之声”大型外语系列活动是外国语学院第二课堂的精品活动,至今已举办28届,主要包括:名师导学,通过邀请外语名家、教授在每周开设专题讲座,提升学生对外语教学的认识和兴趣,并有部分针对外语专业等级考试的辅导讲解;学生自导自演的系列院校级赛事,由英日语演讲比赛、配音比赛、情景剧比赛、模拟应聘比赛、主持人比赛及英语辩论赛组成,集知识性、专业性、趣味性一体,在延续多年优良传统的同时也保持着赛事设置及形式的创新。
针对专业特点,学院还在“三系一部”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省内及国家组织的高水平专业外语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杯”系列英语竞赛、全国英语口译比赛、海峡两岸英语口译比赛、中国人日语写作大赛以及数个有实力的区域模拟联合国赛事,形成了有广度、有专业深度且多元的赛事体系平台。近年来,外国语学院学生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得逾百项奖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群体追求外语能力向高水平发展的积极性。
潘锡清表示,外国语学院采取把学生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及自主专业学习结合在一起的探索模式,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学院将继续加大力度,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同时,与时俱进,完善新设专业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外语专业人才。
(原载于2016年6月21日第841期《华侨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