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09年的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目前拥有哲学(中西人文综合实验班)和社会学两个本科专业。该院自成立以来,坚持走国际化、精品化、重基础的特色发展之路,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重实践、有担当的卓越人才。近日,记者走访该院,了解其在深化本科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思路和举措。
国际化:培养学生国际视野
哲社学院认为,“哲学和社会学都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它们研究关于人类精神和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实行国际化,是学术、学者、学生、学院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该院从成立伊始就坚持国际化的办学理念,重视师资队伍国际化、学生交流国际化,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
“外籍教师能最直接地让学院师生感受到国际化氛围。”哲社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薛秀军表示,学院一直重视师资队伍国际化。一方面,聘请长期专业外籍教师来校上课,如聘请英国格拉斯哥大学Peebles博士来校任教。另一方面,邀请海外知名专家教授开设短期课程、组织学术讨论等。例如,最近就有德国海德堡科学院院士、海德堡大学哲学讲席教授科赫博士来校讲学,他以其最新研究成果“解释学的实在论”为主题共举办了8次课程,授课完全按照欧洲大学讲座与讨论班结合的教学形式进行,全程采用英文教学、互动,广受师生好评。此前,学院已先后邀请德国、美国、台湾等多所境外知名高校的著名教授到院讲学。
学院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赴海外短期访学或长期深造,重视学生的国际交流。据不完全统计,2010级至2014级社会学本科5个年级的学生中,已先后有30余名学生前往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地修读、深造,占培养学生总数的16.47%。
另外,学院还通过多种途径选送哲学专业学生参加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高级研讨班,并在2015年承办了一届该研讨班,促进了学生国际交流,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水平。
精品化: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哲社学院在学生培养上特别注重高起点、精细化和精品化。
薛秀军介绍,新生入学后,学院就强调“高起点”,注重引导学生直接阅读本专业的经典文献、阅读重要原著,并根据学生兴趣,组成不同的读书小组,分享感受,争辩观点,激荡思想,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模式上,强调精细化服务、精品化培养。例如,哲学专业从一开始就采取小班研讨式教学,一届的招生人数限定在20人左右,并且只录取第一志愿学生。“通过小班研讨式教学,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启发学生多视角、多维度看待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薛秀军说。
哲社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并出台实施方案细化管理。薛秀军介绍,从大三开始,哲学专业实行全员导师制,社会学专业正在探讨从境外生导师制向全员导师制过渡。学院要求,导师每学期要对学生进行5-8次当面辅导,每次1小时左右;导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研究,指导学生撰写读书报告或研究综述,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习,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并为学生提供就业、升学等方面的信息咨询与意见建议等。
“学院还正在探索交叉选课制。”薛秀军介绍,学院正在探索哲学和社会学两个专业部分课程实现互选制,鼓励学生在不影响本专业学习的前提下旁听其它专业包括院外专业的课程以及修读第二学位等。同时,鼓励教师开设跨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和精品视频在线课程,突破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分界,推动在多学科交叉碰撞中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创新性思维。
重基础:锻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担当精神
“哲学和社会学的学科特色和学院发展定位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担当精神,必须具有科学认知和把握时代、引领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能力。”薛秀军表示,学院在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都强调“重基础”,努力锻造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担当精神。
学院重视学生学术实践能力养成。哲社学院强调学术立院,现已打造出“鹭岛哲谭”“群学讲坛”“苹果讲荟”等多个系列学术品牌活动。这些活动对本科生敞开,他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学术发展前沿,接受最新专业知识,培养学术兴趣。同时,学院制定政策支持和鼓励本科生关注现实问题,撰写和发表学术论文。
学院强调把学生的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统一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养成。例如,哲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举办“哲学月”活动,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举办高水平讲座,组织了充满思想交锋的哲学对谈、哲学电影赏析等。社会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等科创比赛,并屡获佳绩。
学院还尤其重视专业基础训练。一方面,强调专业基础实践。例如,学院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合作,承担全国大型社会调查福建地区的实施工作,与学校华侨华人研究院等合作,开展侨乡调查、华侨生存状况调查等,这既为社会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全面规范的专业实践机会,也增进了他们对社会的了解和认知,培养了有所担当、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写作、演讲、辩论和外语等专业基础综合能力。“哲学本科专业的学生六级通过率已经达到80%,在全校名列前茅。还有多位同学获得全国和福建省英语竞赛奖项。”薛秀军称。
另外,哲社学院在管理上也“重基础”,注重建章立制,严格教学规范,打牢教学管理服务基础。学院先后出台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学业预警机制管理暂行规定》等,并正在讨论酝酿《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管理规范》《学院优质课程评审奖励办法》等。“以2018年学校参加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学院还将制定汇编哲学和社会学分专业的完整全面的《本科教学工作手册》,进一步规范各项教学管理活动。”薛秀军表示,通过这一系列基础性规章制度的酝酿、确立、实施等,学院的教学管理将更加规范、有效,这必将为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原载于2017年3月14日第868期《华侨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