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ing and Research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2月23日,国际关系学院召开2019年教学与科研工作研讨会,与会教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培养,学院科研,智库与对外学术交流,师资队伍建设,涉侨培训与涉侨资源涵养等多个议题,开启了一场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头脑风暴”。

  就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的主题,叶麒麟老师分享了对教学中“五个平衡”的理解,即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平衡、知识传播与知识生产的平衡、学生需求与教学任务的平衡、基础知识与学术研究的平衡、知识传授与思德教育的平衡。他指出,“五个平衡”旨在实现“教研同进”“教书育人”“教学相长”。

  王怡苹老师结合讲授经验,指出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不同点,认为应当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和受众,及时对课程大纲及内容作出相应的调整。她表示,自己是“分享知识”型的上课风格,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更有利于达到“教学互长”的效果。

  朱东芹老师则介绍了如何补充丰富的资料,梳理历史脉络。她认为,补充地图类图片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对相关事件的认知更加准确和深入。她还推荐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剧,表示此举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类课程的兴趣。

  谢婷婷老师分享了《专业英语阅读与写作》的课堂经验。她认为,“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法”能较好地适用于学生英语水平不一的情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对比教学法”和“以激发兴趣为核心的参与教学法”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英语技能都能够得到综合训练,尤其是使学生有机会训练和提高专业英语写作技能和学术性的英语交流技能。

  对于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游国龙老师介绍了“线上课程”的授课经验,指出可以有效利用智能手机、网络媒体等新技术,掌握学生听课、考勤等情况,及时了解学生想法,与学生开展互动。黄日涵老师则介绍如何通过“引导式”的上课开头、加强学生讨论发言、注重“新”的讲授内容和形式、善用多媒体技术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收集学生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如何建设精品课程?尚会鹏老师介绍了《心理文化学》课程与教学团队建设的经验。他指出,慕课系列课程建设很好地适应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解决了学校、地区、国别、学科的限制以及师生互动的问题。目前该团队已开设10门慕课,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方式在国内外推广和应用,并有助教团队负责校外课程运营,包括组织讨论、发通知、组织见面课等。尚会鹏认为,整合现有研究力量和专业,可把慕课系列打造成华侨大学的特色专业,并利用慕课系列课程与“一带一路”国家联合开展国际化办学,与其他院校开展“共享+合作”方式,让华侨大学的课程走出校门,增加对留学生的吸引力。

  刘文正老师结合《公共外交理论实践》课程,分享了实践教学的体会与思考。他认为,实践教学有利于锻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改善课堂效果。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践的教学内容、方法、产品找到实践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在前期策划和准备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讨论;总结时,对案例的核心、关键问题给予澄清,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学生课后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最终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王秋彬老师则指出目前本科教学存在两个脱节现象:一是老师努力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脱节,二是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脱节。基于此,他提出三点建议:尝试分班教学,适当增加学生课业,加强学生的批判式思维训练。

    (原载于2019年3月5日第945期《华侨大学报》)


(值班编辑:温雅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