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香港人眼中的中国之路是怎样的?今日下午,在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和华侨大学联合举办的“华大讲堂”现场,原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特别顾问叶国华教授为与会者生动解读了他眼中的“中国模式”:“立足于3000年传统时代新解,经170年七八代人的努力积累试错,综合采用了世界300年的文明精华,由60年共产党转型的努力,在中央集权统筹领导下,加上此后40年修正,以经济成功、人民生活改善、社会稳定、取得政绩成就、合法性的社会、政治、经济管治模式及其世界观”。
这是2009年开讲的“华大讲堂”的第十八场报告会,也是“华大讲堂”2011年第一讲。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全顺、市政协副主席苏小青和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等,以及华侨大学校领导丘进、李冀闽、关一凡、朱琦环、刘塨、张禹东和党委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成员、全体中层干部等听取报告。
华侨大学副校长张禹东主持报告会。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全顺向叶国华教授颁授“华大讲堂”主讲嘉宾纪念牌。
在主题为《中国模式,历史并未终结》的报告中,叶国华详细论述了他眼中的“中国模式”的五个基本立场和八个特征。他指出,必须告别悲情主义,告别官史立场,告别西方中心主义,告别阶级斗争观念,告别狭隘的民族主义,用一种更理性、更科学、有客观数据、与全球同时代比较参照的角度,以共融的立场去谈中国模式问题。叶国华认为,清末政制的改革、国民政府的现代政制与农村制度的始创,以及台湾经验、香港过去150多年与中国历届政府的互动、人才输送、经济发展、改革创新的贡献等等,都是“中国模式”这个体系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今天中国取得的成就并不能孤立地理解为只是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而应该理解为两千多年的发展使然。
在报告中,叶国华归结了“中国模式”的八个特征:混合理论模式;混合经济模式;管治的延续性和全面系统思维;以民为本的政绩认受性;科学的试错;重新诠释传统,吸纳国际经验;天下规模的独立自主的中央集权统筹;同国际接轨,建立学习社会。他认为,“中国特色” 的一大特点就是“混合理论”模式,它吸纳了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理论精华,并融化在自己的管治里,变成自己管治行动、社会行动的准则;“中国模式”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特点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各取所长地结合在一起;“中国模式”把精英民主的选举模式、普及民主的选举模式以及垂直民主的模式混合起来,在各种试错后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学习新理论,建立学习型政党政府;“中国模式”讲政绩的有效性,政府对民情的反应和要求会很重视,会强化对民意、民情的吸纳。
叶国华说,中国模式里面,贯彻始终的就是学习,是吸收各种不同的理论。近30年来中国政府摸着石头过河,先搞试点,总结经验,再搞学习推广,以跨越的方式向全中国普及,整个做法就是一个自主创新的科学试错模式。这是近百年来全球最大的一次社会、经济的和平建设改革。
叶国华称,“中国模式”是部份或整体可再复制,是结构完整而逻辑清晰的,是与西方近代各国政治、政制模式有别的,而且“中国模式”还是在实践过程的试错完善中演化进行着。
据悉,“华大讲堂”第19讲将于下周五(3月11日)举行,将邀请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就“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进行专题演讲。
叶国华教授作报告
陈全顺副主任向叶国华教授颁授“华大讲堂”主讲嘉宾纪念牌
报告会由副校长张禹东主持
讲座现场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