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人才发展项目2021年“贸易畅通”高级研修班12日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开班。 华侨大学供图
中新网厦门11月12日电 (杨伏山 吴江辉)“一带一路”人才发展项目2021年“贸易畅通”高级研修班12日在华侨大学开班,来自23个国家的69名政府高级别官员、专家学者和商界精英参加历时两天的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和“云上”参访。
由国家发改委指导,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主办,华侨大学承办的本期研修班,围绕“贸易畅通,提质增效惠全球”主题,探讨新冠疫情下促进贸易畅通的积极实践,以及未来全球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力,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可持续发展协同增效。学员来自印尼、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意大利、亚美尼亚、莱索托、塞拉利昂、埃塞俄比亚等国家。
华侨大学校长吴剑平、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伍伟莅会并致辞。
吴剑平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学员围绕议题深入交流研讨,共同为“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
伍伟称,基金会将为学员交流、实践搭建平台,共同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刘建兴表示,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五通”之一的贸易畅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古老的丝绸之路因贸易而兴起,今天的“一带一路”因贸易而充满活力。面向未来,要完善贸易网络,进一步营造便利环境;创新贸易业态,进一步激活发展动能;拓宽贸易领域,进一步惠及民生福祉,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实现共同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积极促进文明互鉴与互利共赢。
在题为《“一带一路”贸易投资与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原则标准》的授课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级顾问刘任飞指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的全球发展议程相得益彰,“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支柱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7项目标高度契合。虽受疫情影响,“一带一路”贸易发展仍逆势上扬,亮点纷呈。在“一带一路”贸易投融资合作中,中国高度重视项目的可持续性,其中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融合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与标准的“一带一路”共建合作会更好地推动联合国全球发展议程目标的实现。
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许培源教授在《共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园区,共享繁荣与发展》主题授课中指出,境外经贸合作区是由中国创新和实践的新型国际经济合作模式,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合作区借鉴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经验,以“集群式投资、特区式保护和国家间外交关系护航”帮助企业克服国家间制度异质性壁垒,解决了一些沿线国家不具备执行FTA或BIT所需的制度性条件的难题,契合“一带一路”国家的现实和需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他表示,境外经贸合作区是中国“经济特区”成功经验的国际借鉴,是中国发展模式、中国经验、中国管理智慧在“一带一路”的分享,是促进贸易和共同繁荣的重要路径。
“一带一路”人才发展项目自2017年开展以来,已举办13期高级研修班,培训了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557名政府高级别官员、专家学者和商界精英;同时开设了“一带一路”国际公共管理硕士和中国法法律硕士,累计培养了来自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59名政府官员、企业高管。
原文链接: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96080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