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支部基本情况
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成立于2009年9月,目前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12人、预备党员15名、入党积极分子79名。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始终坚持将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融入党员培养和支部建设,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以“文化宣讲”“社会调查”“倾听心声”“服务地方”为载体,推动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目前,党支部已成为华侨大学第二批党建工作示范党支部创建培育单位。
二、案例内容
(一)背景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实践证明,“四下基层”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工作方法的有机统一,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创举,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所体现的价值追求,在新时代彰显出巨大的时代价值和强大生命力。高校学生党支部传承好、弘扬好、践行好“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对提升党组织建设,教育引导学生党员从基层做起、从日常做起、从身边做起,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做法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在加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中,不仅注重在思想上拉满弓,更注重在行动上打满舵。坚持传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方法,情系师生、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不断引导学生党员在实践中“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着力打造“学习型、业务型、服务型”党支部。
1.文化宣讲下基层,坚持以红色文化铸魂育人
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用好、用活、用足福建红色文化资源是筑牢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有效路径,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政治要求。自2018年4月起,党支部成员们长期深入革命烈士纪念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宣讲、导览讲解,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各界社会人士讲述英雄儿女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共和国的建设事业不懈抗争、奋斗、创业的动人事迹。同时,党支部成员还主动走进地方小学校园开展“党心带童心”主题宣讲活动,通过二小放牛郎、南瓜地里长白银、一道残墙等红色革命故事,在“红领巾”的心中种下爱国爱党的种子。截至目前,党支部成员共开展导览讲解、宣讲活动,累计共300余次,受众约1万余人次。
党支部成员深入革命烈士纪念馆、小学校园开展红色文化宣讲
2.社会调查下基层,坚持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
五年来,党支部成员陆续汇聚30多支社会调查队伍,从工厂到社区,从城镇到乡村,从企业到机关,横跨福建、广东、陕西、黑龙江等20多个省份。学生党员围绕守好红色江山、服务乡村振兴、推动生态发展等,结合自身专业所长,通过“定量+定性+实践”的调查模式,最大化地挖掘数据收集的广度和深度,形成“蹲点手记”和调研报告,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例如运用公共管理专业知识,调查研究“疫情影响下景区居民生计变化”“土地污染的公众感知”等基层治理问题,为政府建言献策;依据新时代青年发展需求,分析短视频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剖析青年一代对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等问题;深入田间地头,从乡村变迁视角出发,力求更加精准地认识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立足侨校,调查研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海外华侨华裔青年中华民族认同感,为海外华族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贡献智慧。
党支部成员利用专业所长坚持深入城乡开展调研
3.倾听心声下基层,坚持“我为群众办实事”
党支部与学生社区楼栋党支部结对共建,促进党建合力向学生社区延伸,把“被动回应诉求”变为“主动倾力帮扶”。依托党员先锋岗、党支部联系寝室制度,安排学生党员协助楼栋门岗管理,以“串串门、拉家常”的方式定期走访,开展“邻里式”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学生意见、建议、困扰和诉求,并就同学们反映的典型性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反馈,实现“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区、矛盾不频交”的学生社区治理图景。同时,为丰富学生社区文化生活,党支部与楼栋党支部联合举办开展“泉州英烈事迹谱”巡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习近平著作选读》读书交流会等活动,补齐学生精神之“钙”;多次开展考研考公分享会,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打破取经学习壁垒;组建“楼BA”篮球队,开展“泉州非遗文化进社区”“棋类友谊赛”“废品DIY创意赛”等活动,帮助学生们陶冶高尚情操。
党支部深入学生社区开展“帮扶+促进”式活动
4.服务地方下基层,坚持志愿奉献鲜明导向
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要走出校门,抵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深入群众的多维空间。党支部与泉州市东星社区、圣湖社区、华大社区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党员将化身“社区合伙人”,争做“理论宣讲员”“文明督导员”“群众服务员”“环境守护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和服务项目。如举办“守护不能说的秘密”保密法宣传活动、中国传统茶文化宣讲活动、“暖心重阳 心系老人”关爱老人活动、“心灵驿站 共同成长”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活动等,目前已累计开展相关活动百余场,常驻学生志愿者258人。学生党员们为老年人、青少年、自闭症患者等不同群体提供精准服务,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助力社会基层治理现代化,提升地方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好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党支部长期前往地方居民社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三)启示
党支部认真落实“四下基层”,运用好“四下基层”经验,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以打造“学习型、业务型、服务型”党支部为着力点,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形成立德树人和全面提升党员素质的支部特色。
1.“理论武装”是打造“学习型”党支部之魂。党支部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育魂,形成精品宣讲“理论超市”。学生党员在宣讲过程中,不仅自身理论水平得到提升,更为传播福建红色文化贡献青年力量,实现了从受教育者向教育者的转化。活动开展情况曾被光明网、福建省学习强国平台等40余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党支部书记主要负责的红色文化宣讲项目获福建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2.“大兴调研”是构建“业务型”党支部之需。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想要什么、想怎么办”是党支部坚持党建和业务融合的落脚点。多年来,支部围绕党建、学科、队伍和文化建设,结合学生党员专业专长、成才需要,不断在调查研究中完善发展,不仅练就了学生党员的过硬本领,也增强了服务基层群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党支部成员们负责的相关社会调查项目曾获“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多个项目在校级科创比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
3.“协同共建”是提升“服务型”党支部之基。通过与校内外其他基层党组织共建,逐步扩大党支部服务范围,实现“1+1大于2”的效果。做到在基层互动中汲取智慧,在一线服务中听“金点子”、谋“好办法”,提升支部战斗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党员服务意识。党支部结对共建的学生社区32#B楼栋党支部已获福建省本科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一等奖。
三、佐证材料
党支部书记主要负责的文化宣讲类项目获省金奖
支部成员负责、参与社会调查项目在各类科创竞赛中获奖
协助结对共建支部获省级“立项活动”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