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保卫处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总结报告
一、项目简介
“课间5分钟”朋辈安全宣讲是由华侨大学保卫处党支部负责执行的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也是党支部所在单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重要举措之一。保卫处党支部共有党员16名,全部参与到“立项活动”的执行工作。党支部所在单位主要负责学校的政治安全、治安管理、消防安全等具体事务性、服务性工作,承担学生安全宣传教育职能。该项目以案例库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支撑,通过“一事一案例,一周一宣讲”的频次,形成由党支部发布指导案例,安全宣传员开展“课间5分钟”朋辈宣讲的安全教育模式,通过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三个维度的模式创新,探索短平快、高频次、全覆盖的常态化安全宣传教育路径。
曾获得华侨大学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于2022年入选华侨大学第二批党建工作示范党支部创建培育单位,所在单位获评“华侨大学2020-2022管理服务先进单位”。
二、“立项活动”背景
近年来,高校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究其根源,大学生在面对各类风险时安全素养和意识不足是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安全宣传教育以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宣传专栏以及新媒体宣传等为主要形式,但宣传专栏、新媒体宣传关注度低、阅读量少、覆盖范围小;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组织难、耗时长、频率低,存在学生难以入脑入心,宣传教育成效差的现实困境。如何应对校园安全工作在新形势下的挑战,增强安全宣传教育成效,成为当前高校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保卫处党支部以增强大学生安全素养和意识为导向,针对传统宣传模式存在的不足,利用“课间5分钟”间隙,结合校园安全典型案例,探索构建短平快、高频次、全覆盖的常态化安全宣传教育模式,旨在增强大学生安全素养和意识,提高党员干部服务师生的责任意识与业务水平,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三、“立项活动”做法
保卫处党支部始终坚持“一融合双转化”的党建工作理念,即支部党建与部门业务同频共振、互融共进;把支部的政治活力转化为部门的发展活力,把支部的党建优势转化为部门的业务优势。保卫处党支部立足部门岗位职能,以支部党建引领安全宣传教育模式创新,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安全素养和意识。
(一)以组织生活制度驱动案例库建设
党支部充分发挥组织活力,引导党员积极参与案例库建设。依托理论学习夯实工作基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强化支部党员安全稳定工作的理论武装,成立党支部案例研究小组,将“进一步提升安全宣传教育成效”纳入支委会和党员大会的重要议题。依托主题党日拓展工作深度,分阶段设置多个主题党日活动,对2020年以来支部党员受理的校园安全事件工作记录(含事件简述、处置方法等)进行认真梳理,并通过对103位校园安全事件的在校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与工作记录相互印证。依托支部共建延伸工作广度,依托与集美区学村派出所的党建交流合作,汇总收集周边高校发生的各类涉校涉生事件共1031例,通过分类整理、深度解析,最终确立“以案释法”“以案示警”的宣讲模式。依托党员“三诺”构建工作闭环,将案例库建设列入下一年度《党员承诺书》中,年底对照“评诺”和民主评议考核落实情况,推动支部党员结合新增校园安全案件类型持续做好案例更新。
将组织生活与案例库建设相融合,支部完善了以案例简述、事件成因、防范要点组成的宣讲案例模型,开发并完成以防诈骗为主、涵盖各类常见校园安全事件的案例库建设。
(二)以“1+1+N”模式带动宣讲队伍建设
通过党支部与各基层党委的党建工作交流,带动学生宣讲队伍建设工作。支部党员在试点学院开展“课间5分钟”宣讲324场次,覆盖学生1.5万人次,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安全宣讲经验和模式,最终确定了由党支部统一发布指导案例,聘任学生安全宣传员在各班级开展“课间5分钟”安全宣讲的工作机制。通过“1+1+N”模式推动安全宣讲队伍建设,即1名党员联动1个学院,1名党员带动N个班级,将宣讲覆盖面从2022年的2个学院60个班级逐步扩大到目前的7个学院276个班级,其中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占比超过80%。且启动了新增6个学院133个班级的学生安全宣传员聘任和培训工作。由支部党员结合自身宣讲经验,对安全宣传员进行定期集中培训、不定期个别指导,重点针对宣讲技巧、用语用词、突发情况沟通等内容进行讲解。
累计开展安全宣传员集体培训9场,个别指导797人次,在持续提升宣传员宣讲水平的同时,也为支部党员建立起深入了解青年学生思想动态的交流平台。同时,通过定期举行“课间5分钟”文化沙龙,为安全宣传员提供交流个人经验、宣讲效果的平台,提升安全宣传员的获得感和荣誉感,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建立起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生骨干队伍。
(三)以5分钟小课堂推动大安全入脑入心
“课间5分钟”朋辈宣讲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提升学生群体对宣讲内容的接受度,通过引导学生安全宣传员立足朋辈视角,解读校园安全案例,分析事件发生的诱因以及当事人存在的疏忽和过失,并详细介绍各类校园安全事件的防范要点。由党支部结合不同阶段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实际,结合热点事件针对性发布每周指导案例,案例以防诈骗宣传教育为主,兼顾国家安全、禁毒、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反邪教等内容。安全宣讲员利用各班级课间10分钟的休息时间开展“课间5分钟”安全宣讲。活动按照“一事一案例,一周一宣讲”的频率开展,旨在构建短平快、高频次、全覆盖的常态化安全宣传教育模式,时刻提醒学生群体警惕各类安全风险,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形成党建引领下,全员参与的常态化安全宣传教育模式。
除此之外,党支部结合学校境外生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实际,针对境外生对大陆法律法规不熟悉、文化差异等问题,在案例库中补充了针对境外生群体的宣讲案例,由安全宣传员在境外生专门课程期间开展“课间5分钟”朋辈宣讲,全面营造“提高安全素养,安度校园生活”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四、“立项活动”成效
通过“课间5分钟”朋辈宣讲,有效推动支部党建与部门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并将其转化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新动能。立项活动开展以来,保卫处党支部共发布各类型指导案例47个,现有安全宣传员276名,覆盖学生超过1.2万人。累计开展宣讲活动8572场次,受宣教学生超过37万人次。取得成效如下:
(一)为构建安全宣教体系注入新动力
一是为校园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模式创新和案例参考,针对性解决了传统宣传教育模式组织难、耗时长、频率低、覆盖少、成效差等痛点难点。二是有效降低安全事件发案率,以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为例,受宣教群体的发案率从2021年的25‱下降到2023年的6.67‱,下降幅度达到73.32%,有效推动安全宣传教育入脑入心,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素养。
(二)为“人人讲安全”注入新活力
一是进一步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受教育学生对“课间5分钟”朋辈宣讲的正向反馈对学生安全宣传员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激发了学生安全宣传员参与校园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也切实改善了学生安全宣传员对于校园安全工作有事懒得管、遇事不敢管、有劲使不上的状况。二是提升学生对校园安全的关注度,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建言献策、提供线索,2023年,学校通过学生提供的线索妥善处置校园安全隐患13处,前置化解校园安全风险3起。
(三)为校园安全提质增效注入新效力
一是提升支部党员校园安全风险隐患的感知力,在解析和建构宣讲指导案例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校园安全事件的了解,掌握安全事件发生的客观规律和防范要点,有效推动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二是增强支部党员服务校园综治安全管理能力,通过参与立项活动,支部党员更加熟悉学生在安全事件中的心理动态,更了解如何在安全事件处置过程中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做到批评与疏导并重,增强点对点教育的成效性,推动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
五、佐证材料
党支部教研小组进行案例解析
表1.“课间5分钟”反诈宣传教育成效
案例库目录
“课间5分钟”工作计划表
党员承诺书
安全宣传员聘任暨安全教育培训新闻稿
安全宣传员聘任仪式
安全宣传员宣誓
安全宣传员专题培训
“课间5分钟”文化沙龙
支部党员开展“课间5分钟”宣讲
针对境外生的“课间5分钟”专题宣讲
安全宣传员开展“课间5分钟”宣讲
华侨大学第二批党建工作示范党支部创建培育单位
党支部发布指导案例
学院工作群反馈宣讲情况
学校主页新闻宣传
华侨大学2020-2022管理服务先进单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