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ing and Research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编者按: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的“教学质量年”。4月5日,我校隆重召开2016年教学工作会议暨“教学质量年”动员大会,研究部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会议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各学院也纷纷召开座谈会,讨论贯彻落实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华侨大学报开辟系列报道“教学质量年访学院”,介绍各个学院贯彻会议精神,提升教学水平的理念、计划和做法等。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1984年创建的旅游系,也是教育部最早批准成立的全国8所具有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学院现有旅游管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4个本科专业,教学科研实力雄厚。在学校大力提升教学质量的当前,旅游学院正不遗余力,为培养旅游学科卓越实践型人才而努力。

培养方案修订:强化“四高”人才培养

    旅游学院历来重视“四高”人才的培养,即高比例的行业就业率、高比例的行业停留率、高职位的行业就业率、高比例的行业发展率。在本轮培养方案调整中,旅游学院进一步提出了“顶天立地”的教学思路。所谓“顶天”,是指培养有扎实基础知识的旅游人才。所谓“立地”,是指要瞄准行业和地方的需求,培养实践型人才。

    为此,旅游学院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酒店管理专业针对境内生的讲授学时缩减达700学时之多,其他专业至少也缩减了400学时。而实践教学(不含课程实验)的学时学分比例则普遍从不足13%提升至20%以上。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上,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在突出核心专业课程的前提下,也更加适应快速变化的旅游新业态发展。

    旅游学院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同时在校外还拥有一批实力雄厚的实习基地,这为学生们开展实验实践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所和条件。

    酒店管理专业不仅聘请有丰富实践管理经验的酒店高管担任《酒店综合实训》《酒店领导艺术》《酒店收益管理》等课程任课教师,还定期邀请酒店高管开办专业讲座,培养的学生必须经过长达一年的实习才能毕业,而其它专业的学生也必须至少在旅游企业实习半年。

    与厦航集团等企业的订单式培养也已初见成效。就业性的实习机会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对专业、行业的认可,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院副院长陈金华表示,与更多的优质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打造更多的优质实习基地将是学院未来的一个努力方向。

国际化实践教学:进一步提升广度与深度

    旅游学院从2006年就开始了与境外高校的学生互换学习交流,是全校国际化教育开展比较早的学院之一。目前,学院与泰国博仁大学、庄甲盛·叻嚓帕大学、美国关岛大学等高校都有长期交换实习生项目,并于2014年9月始设了旅游管理专业全英文班,国际化培养水平稳步提升。

    在国际化办学的探索中,旅游学院对国际化的实践教育予以越来越多的重视。交换生们在境外不仅可以学到理论知识,还可以进入交换学校自有的实践基地和企业实习,在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获取一定的实习补贴以减少出境交流的成本。这种模式的交换学习也进一步降低了学院国际化培养的门槛。

    学院发现,通过国际化实践教育,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实操知识。“面包烘焙、蛋糕制作等技能传授往往是最受同学们欢迎的,同时也是我们境内高校暂时还缺乏的。”陈金华介绍,外出交流回来的同学将学习见闻与师生们分享,对学院改进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升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都十分有好处。

    目前旅游学院已经实现了和关岛大学等高校真正的学生互换。而学院正致力于广度更大、层次更高的国际化教育。“学院正将全英班教育、国际化实践教育向四个专业全面扩展,合作院校由周边地区向欧美国家扩展,争取未来每年有20%的学生可以获得交流学习的机会。”陈金华还透露,“学院即将申请UNWTO(世界旅游组织)的专业认证,从而在课程体系建设、实验平台建设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

师资队伍建设:未来的重中之重

    “师资队伍的优化提升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陈金华表示,“不管是开展国际化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都是前提条件。”

    国际化的教学需要国际化的师资队伍。目前旅游学院全英教学班的学生人数还比较少,师资也比较短缺。为此,学院每年都有1-2名老师到欧美访学,今年更是增加到了3人。同时学院也在加大有境外学习生活经历老师的引进力度,积极培养有全英教学资质的老师。陈金华预计,再花几年的时间,将全英师资队伍扩大一倍,达到10人,就可以比较好地支撑起全英教学体系了。

    旅游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是旅游学院的国家级实验室。其提供的硬件条件可以将不可移动、复制的旅游情境通过技术手段在虚拟环境中再现,极大地拓展了旅游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然而,要打造一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任课老师需要研究、整合大量的实际管理案例和数据,使之在虚拟环境中真实重现。这对老师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于习惯了在课堂上传授理论知识的老师来说无异于是教学方法的一种革命。

    “如果说学院之前的工作在于实验室的硬件建设,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挖掘实验室内涵。”陈金华这样表示。“学院要花大力气去引导,让老师走进实验室,建设专业的实验员队伍,让至少30%的课堂与实验室融合,让实验设备真正为教学服务,让实验基地真正培养出卓越的实践型人才。”

    (原载于2016年8月30日第846期《华侨大学报》)

Baidu
map